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重点报道

致敬:不朽的精魂
----机械化公司组织党员拜谒焦陵侧记

发布日期:2018-06-20 信息来源:机械化公司 作者:张彦礼 字号:[ ] 分享






他出生在山东贫苦家庭,40岁调至河南兰考担任县委书记,“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他忍受肝癌之痛率领兰考抗击风沙,治理盐碱,驯服水涝,临终前要求将自己埋在沙堆上, “活着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他心中始终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

半个世纪以来,他的名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他的生命之钟虽然只在42岁定格,但他的感人事迹却浸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他不朽的精魂留下取之不尽的精神宝藏。

他有一个不朽的名字——焦裕禄。

他的事迹,他的情怀,他的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永远是亿万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美丽中国梦的征途中,华夏大地依然需要、呼唤焦裕禄。

在这深切的呼唤声中,在党的生日即将来临,在我们全面回望总结公司重组两周年之际,怀着对焦裕禄同志的无限崇敬敬,机械化公司党支部组织党员代表来到兰考,拜谒焦陵、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瞻仰“焦桐”、参观“习桐”,追忆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谆谆教诲。

时值盛夏,连片泡桐枝繁叶茂,飒然作响;夏日葱茏,兰考大地绿意盎然。焦裕禄烈士陵园坐落在兰考黄河故堤的一个沙丘上。陵园里,参天的泡桐绿茵蔽日,蓊蓊郁郁的松柏紧密环绕四周。白色大理石砌筑的墓地上竖立着一面屏壁,上面镌刻着毛泽东的题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

我们久久默默伫立在墓前,凝望那高大的墓碑,敬仰一颗不朽的精魂。在焦裕禄烈士墓前,敬献了花篮,怀着深切的敬意三鞠躬;列队环绕一周,瞻仰了焦裕禄烈士墓。接着,我们在焦裕禄墓前,在一颗圣洁的灵魂注视下,高举党旗,列队整齐,表情肃穆,庄严重温入党誓词。或许,对英烈烈的敬仰之情息息相同,在我们宣誓仪式感召下,周围素不相识前来拜谒的人们以及看似闲散周围的民众,也不约而同随我们一起举起了右手高声起誓,郑重加入我们的宣誓仪式,此时此景震撼心灵。

在焦裕禄同志纪念馆,随着讲解员的讲述,眼前的一幅幅图片、一件件遗物、一个个场景,让焦裕禄的形象愈加生动清晰。简陋的办公条件,严酷的工作环境折射着,件件旧衣旧鞋旧袜包裹着一颗金玉般的灵魂。此刻,我们深深懂得什么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在镌刻着习近平同志的词作《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的巨幅展板处,我们久久驻足,每人陷入沉思。

55年前,焦裕禄同志为防风固沙亲手栽下的那棵泡桐,如今已成为焦裕禄精神的象征,被人们称为“焦桐”;9年前,习总书记亲手种下一棵泡桐,如今也在茁壮成长,兰考百姓亲切地称之为“习桐”,象征着在新时代焦裕禄精神生生不息。“焦桐”与“习桐”相互守望,似乎在召唤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

返程的途中,车里没有往日喧嚣,没有笑谈,车厢的空气如同此时人们的心情一样平稳而沉静。反思是一面镜子,他能将我们的缺点不足清清楚楚的照出来。人不能没有精神家园,灵魂不能没有追求。此时此刻每个人都在焦裕禄这面镜子面前反思,在喧嚣的现实中,为自己的精神寻找家园。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