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集团要闻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草原扶贫搭起幸福“连心桥”

发布日期:2020-10-15 信息来源:水电基础局 作者:杨月超 天歌 字号:[ ] 分享

为父老乡亲们修建幸福路,出行不再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主动吸纳当地老乡到项目就业,增加了老乡的收入;开展“一帮一”定点扶助,为当地贫困家庭学子插上梦想的翅膀。水电基础局内蒙古琥珀沟项目部自开工建设以来,通过建设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等方式参与当地脱贫攻坚,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乡村建设“促真情”

“苍茫的天涯是我的爱,绵绵的青山花正开……”小广场上,音响正播放着动感乐曲。孤榆树村的跳舞爱好者们跟随音乐节奏,迈着整齐的舞步,欢快地齐跳广场舞,脸上的笑容如同萨日朗花般明艳动人。

两个月前,这里确是另外一番景象。孤榆树村被217县道一分为二,村民小广场隔在道路东侧,靠近项目营地。小广场旁的道路年久失修,路面坑洼,破损严重,烟尘四起。

“这段路,村民出行很不方便,项目上能帮修修吗?”面对村党支部书记的求助,项目常务副经理樊海悦爽快地答应下来,当即就根据工程施工情况,协调安排人员。

工长王国梁和白晓光带着工具,来到现场测量收集数据、核算用料。项目团队商议确定施工方案后,结合实际情况,从现场抽调出1台挖掘机、2台混凝土罐车和5名施工人员。伴随着挖掘机斗体强有力的轰鸣,项目部助力美丽乡村建设迈出迅捷的步伐。

“真是辛苦你们了,这么快就过来了。”村支书颇为惊异,连声道谢。“根据之前的测量,大家加把劲儿,咱们争取今天搞定。”两位工长在现场安排修路协调工序,忙得不亦乐乎,为当地群众做实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清除破损路面,平整夯实地基,填筑混凝土,抹平路面,设立警戒线……大家密切配合,各步骤有序进行。虽然天气炎热,汗流浃背,大家争分夺秒,连续战斗。傍晚时分,一条宽4米,长近50米的崭新水泥路出现在小广场旁边,在夕阳的映衬下分外好看。

70多立方米混凝土、近3万元投入,换来了今天的路面平整,车辆通行流畅,村民行走稳当。广场上大妈大婶们欢快的舞步又充满了活力,还吸引了不少周边村子的人前来观看。

“自从修完路,尘土没那么大了,方便我们到旁边的小广场跳跳舞,谢谢你们了。”52岁的村民李艳梅开心地说道。

作为生态与经济并重的发展工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惠民工程,琥珀沟项目部在施工之余,力所能及为当地群众提供帮助,让工程建设最大程度惠及群众,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就业扶贫“助幸福”

“来项目之前,在家种了十几亩地,冬天的时候打打零工,干点力气活,辛辛苦苦一年挣四五万块钱。自从来项目,半年差不多顶过去一年收入了。”家住富河镇沙那村的混凝土罐车司机孙秀全谈起收入对比,感触颇深。

项目所在地巴林左旗,曾是赤峰市唯一一个自治区级深度贫困地区,于今年3月刚刚退出国家贫困县序列。作为欠发达地区,巴林左旗产业基础较弱,发展相对滞后,仍然存在返贫风险。

稳就业,脱贫才有底气。自开工以来,项目部始终践行“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扶贫理念,以工程需要和实现就业为导向,大量招聘当地群众,实现按需选择、技能培训、就近就业“一站式”服务,确保当地脱贫人员不返贫,稳固保障脱贫成果。

为了让就业人员掌握相应技能,尽快上岗,新员工入场组织培训,以“老带新”的模式,上岗后安排经验丰富的班长及老员工指导协作。

“在项目上班,不但离家近,还能学技术,真不错。”44岁的大板镇村民高学武,在项目制浆站找到了新工作,他格外珍惜这个机会,干劲十足。

“我干统计基础比较薄弱,多亏了师父非常耐心地一遍遍教我。我现在能独立完成混凝土搅拌记录、防渗墙台账、振冲碎石桩记录等工程数据统计,已经完全没有问题了。”25岁的朱盼盼第一次进入工程行业,谈起自己的成长历程,对师父充满感激。

项目部对就业人员“以人为本”的关怀,不光体现在工作上,也显现在生活细节中。“我在这开车,老婆干杂活,两口子都有了工作,晚饭也能在一起吃了。”32岁的赵柏松是罐车司机,妻子在食堂帮厨,两口子单独住一间宿舍,这在以往两人外出打工时想都不敢想。谈起这些,赵柏松脸上洋溢着幸福。

琥珀沟水利枢纽是以城镇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防洪的综合利用水库,水电基础局负责大坝基础防渗处理。项目前期临建阶段,为当地工人提供各类岗位近百个,用工高峰期人数达150人。进入正常施工期,仍然先后吸纳当地群众就业近50人,累计发放工资约100万元。

眼下正值施工高峰期,现场一派忙碌,设备有序运转,人员各司其职,呈现出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截至目前,防渗墙完成39331平方米,占比总工程量50%;振冲碎石桩完成77758立方米,占比45%。项目全体员工正向着优质履约早日完工,加快促进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稳步推进。

教育扶贫“育希望”

“谢谢叔叔。”接过学习用具,小女孩王晓丹眼中满含真挚。挂满半面墙的鲜红色奖状,是小姑娘刻苦学习的证明。

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项目部主动与当地公安系统协作,在9月份深入驻地农村,走访碧流台镇西新井村贫困家庭,开展“一帮一”定点扶助。

“感谢你们这么有责任心的央企,我代表孩子的家庭先谢谢你们。”路途上,当地派出所所长朱海峰一再道谢。

派出所工作人员带领下,项目部一行人来到9岁女孩王晓丹家中了解情况。雨后泥泞未干的院子里,坐落着三间瓦房。柴火散落堆放在角落,废弃砖头搭起菜园外墙,两扇栅栏门吱吱作响,眼前的景象让大家深受震撼。

王晓丹的父亲在她出生8个月后去世,母亲患精神疾病早年离家出走,她与年过八十常年患病的奶奶相依为命,靠国家补助维持生活,是巴林左旗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

“晓丹,学习成绩很好,墙上这些奖状都是她的。”大家坐上土炕亲切地和家庭成员聊天,王晓丹的姑姑介绍着奶奶的身体状况和女孩的学习情况,得知小姑娘学习成绩十分优异时,众人很是欣慰。

樊海悦代表项目部向王晓丹送上爱心助学金3000元和整套学习用品。“小姑娘你要心怀希望,积极生活,发愤学习,用知识改变命运。”给小姑娘加油打气后,樊海悦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嘱咐小姑娘的家里人遇到生活困难随时打电话。

“不是亲眼看到,真的想不到还有这么困难的家庭。我们以后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她。”项目总工程师李冬华深受触动。

智力帮扶是精准扶贫的头等大事,项目部将坚持“扶志”“扶智”相结合,继续寻求各类助学帮扶活动,不断为贫困学子送去希望,让草原上的“格桑花”灿烂绽放。 

扶贫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从“输血”到“造血”,从关注民生、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到吸纳当地群众就业、捐助贫困学生,水电基础局琥珀沟项目情牵祖国北疆,践行央企使命,以“接地气、办实事、暖人心”的多元扶贫模式,发挥带动作用,培植发展基因,激发内生活力,在草原大地上搭起一座各族群众决胜脱贫攻坚守望相助共奔小康的幸福“连心桥”。

修缮完成的乡村道路


贫困学生帮扶

吸收的当地就业人员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