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企业文化 > 职工文苑

沟通助你加速-《沟通力》习得

发布日期:2020-07-07 信息来源:监察部/纪委办公室 作者:王辉 字号:[ ] 分享

大家常说,沟通无限,加强沟通之类,意在通过沟通达到预期效果。近期,学习了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美国作家费希尔《沟通力》一书,收益很多。在此感谢一位职场前行者对此书的导入辅导、她的体会认知和经验分享,让我在《沟通力》的阅读和习得中有了更有质量的收获和启发,相信在今后的沟通中会有不同以往的考虑和安排。

习得一:构建提升沟通力的顶层设计。从管理学角度看,沟通力更像一个子学科科目,而不是一种考核指标。在《沟通力》概论里,从几种常见的沟通“误区”开始,依次介绍沟通力的组成模块或要素,比如信任、理解,保持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以及接受等等,并不是像传统观念云里雾里的“悟”等等模糊的解析。此书比较清晰的明确了沟通力的四梁八柱,相信大家看后对沟通力会有比较清醒的认识。沟通不是巧舌如簧、不是人云亦云,只有系统地了解沟通力的组成,才能夯实沟通的基石。

习得二:把人际关系同实质问题进行二维分析。沟通力往往会被理解为人际关系融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等等。《沟通力》里把沟通进行了人际关系、实际问题两个维度的分析,简单说不能混为一谈,事是事、人是人。把关系目标、实际结果分开考虑,就能更好地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商讨问题、解决问题。这也是现实中很多人把人、事相混淆,导致沟通效率不高。

习得三:保持积极态度,掌握主动权。这一部分是我个人收获最多其中之一。职场中,每个人教育背景不同、利益出发点不同、导致看法不同。因此,提高沟通力不是“零和博弈”,舍弃一方而实现目标。该书给出的建议也颇为中肯:在意见不一致的时候,保持积极态度、保持理性和理解,提高可信度,求同而存异,以非强制性方式相互接受。书中以美苏大国冷战思维为例,很直接地指出了双方立场差异、态度的不同,导致沟通“对峙”、以至于无法很好地解决双方关注的热点问题。这方面也厘清了我以往对沟通的模糊认识,对今后加强沟通力有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习得四:需牢记的良好关系的考核指标。沟通力强的结果一般就是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里同样需要理性与情绪的平衡,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以减少偏见、提高可信度。关于沟通、理解、说服、接受等等模块,都有具体的侧重点。人心惟微,“以不变应万变”并不总是适合的。现实中千人千面,用一成不变的方法应付所有的人,则无法保证沟通成功的稳定性、持续性。当然,这些模块都需要结合实际去反复揣摩、理解和把握运用。古人讲,有教无类,异曲同工。

习得五:系统运用,保持一致和齐心协力。再好的理论,也需要实践才有生命力。《沟通力》在系统总结了增强人际交往的各类要素后,明确提出了实践中要强化系统思维,把各种要素通盘考虑、协调一致,毕竟与每一个人的交往都需要特定的场景、特定的方式。当然,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是相互的,鸡同鸭讲就不行。

反思心得:企业里,如果我们只做一个具体的事,个人能力越强,做成的概率越大;如果做人的管理,则需要激发周围人的潜能。一个再强的人发挥自己最强一面,也只是一个人、一点亮光,不能做成很多事情。沟通力,帮助你和周围的人一起激发潜能,共同做事、成就一番事业。

以往组织团队里对管理层、基层更强调技术的专业和垂直,简单说把手里的活干好就行了。现在则不然,公司的内外部形态、模式已然发生变化,过去那种“围墙内”的思路已时过境迁。对于个人来讲,过去一个人干好一个工种就行(比如车钳洗刨等等),可以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现在是公司有200多个项目(未来会有800-1000个项目),每个项目上人员非常有限,这就需要有限的人员提升自我的沟通能力,与投资方、收购方、设备厂家、地方政府等等去交往,遇到的人也形形色色,“单打一”模式已不匹配。对于企业来讲,过去主要接触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现在沟通的来自金融业、政府行政、能源上下游,以及新基建领域,改变了以往只做产业链的一环或几环,现在逐渐打通、整合出完整的产业链(符合中央六保政策中的“保产业链”要求),在此基础上构建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必将显著增强抗风险力,也能更精准、更全面的对接市场需求。

今年以来,新冠疫情影响,中美贸易进入冰冷期,全球产业链发生着重大变化,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在逆境中,不浪费任何一个危机,不蹉跎任何一段时间,才能管理好我们面对的逆境。在逆境中,做好准备、脱胎换骨;当逆境过后,快速增长、脱颖而出。没有等出来的精彩,日子往前走,就会迎来好时光。在积淀蓄势期,你的时间花在哪里,成果就会在哪里。花一点时间在阅读上,在《沟通力》上,相信你一定会花有所值,也将在人际关系上更进一步、人生际遇中有所裨益。(供稿单位审核:王辉)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