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跑科技创新 助力企业提质增效
| ||||
| ||||
今年以来,电网公司工会以“三出两创”(出成果、出人才、出经验,创品牌、创效益)为核心,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广泛组织职工开展创新创效活动,推动跨部门、跨专业团队协同攻关。截至6月下旬,上半年创新项目成果丰硕,为企业提质增效注入强劲动力。活动中,电网公司工会搭建“申报-实施-评比-推广”闭环机制,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阵地,鼓励职工5-10人自由组队,围绕专利、工法、科技创新成果等方向选题攻关。 6月下旬,电网公司工会组织第一次评比,从成果价值、创效情况、团队表现等维度对各项目阶段性进展进行综合评审,一批优质项目脱颖而出。 技术攻坚结出硕果。承德东至滦县500千伏线路工程项目组依托创新工作室,针对山区施工难点攻关,形成“山区基础冬期施工工法”“输电线路施工运输索道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等成果,综合得分98分。其中,冬期施工工法破解了严寒地区基础施工效率低的难题,索道施工技术降低了山区物料运输成本,两项成果拟在同类工程中推广。昌吉春华升压会汇集站220千伏送出工程项目组研发的“裹体灌注桩基础施工工法”,以38分的成果价值分和25分的创效分获评93分,该工法将基础施工周期缩短15%,节约成本近200万元。 创新活力全面迸发。14个参赛项目上半年累计形成工法10项、论文6篇、QC成果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光山县200MW风电场工程项目组完成4项成果,从“预制钢混塔筒环片拼装施工工法”到“自动化风机基础养护装置”,覆盖施工全流程;河南京雄商铁路商丘秦庄牵引站项目的“基于承插盘扣式跨越系统的分段跨越施工工法”,在跨越铁路施工中实现零事故、高效率,获综合得分92.5分。 团队协作培育人才。各项目组通过“传帮带”机制培养创新骨干,承德东项目组杨斌团队带动5名青年职工成长为技术能手;禹州杨庄110千伏输变电项目组刘克江团队的“带电跨越施工工法”研发过程中,4名成员获公司“青年创新之星”称号。上半年,参与活动的职工达120余人,80%的团队形成可复制的协作经验。据统计,上半年创新成果拟为公司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500万元,间接节约管理成本200余万元。 下一步,电网公司工会将持续优化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优秀成果转化落地,让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职工创新的“孵化器”和企业发展的“动力源”。(供稿单位审核:杨侃)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