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安全管理的缰绳要勒紧

发布日期:2025-09-12 信息来源:电网公司 作者:皇甫江坤 字号:[ ]

站在升压站主变基础的施工现场,基坑内师傅们身着反光马甲,弯腰绑扎着还沾着露水的钢筋,安全帽檐压得很低。不远处的组塔施工现场,吊车正缓缓升起塔材,在晨光下折射出一抹亮眼的光,像一声无形的警哨,瞬间让人绷紧了神经。随着项目各工序的全面铺开,一场关乎生命安全、必须胜利的“安全攻坚战”,已然拉开了序幕。

安全生产“雷霆行动”即将进入第二阶段,光山项目也即将迎来施工高峰期,作为安管人员,我清晰地感知到,越是工期紧张、工序繁杂,越要把安全管理的缰绳勒得越紧,以雷霆之势守住安全底线。

清晨升压站基坑旁的安全站班会上正宣贯着《电网(运维)公司安全生产“雷霆行动”实施方案》,讲解着“十项严查”“六个突出”,这是安管人员每天工作的起点,更是责任的开端。交底的内容不是冰冷的数字,更不是别人的“故事”,而是职责所在,更是对生命的敬畏。眼下项目虽平稳推进,但想到即将到来的施工高峰期,各道工序如织般交叉作业,那才是对安全管理最严峻的考验。我更明白:安全缰绳必须在手中勒紧,一刻也不能松。

安全管理必须要坚持“严”,只有把每一次检查当成最后一道防线,把每一个隐患当成事故来对待,才能让安全管理的缰绳始终保持紧绷。记得在一次项目例会上,说到“两退”“两限”时,台下有工人小声嘀咕:“俺就是干活的,瞎**要求啥”。直到上周,我们在AB63铁塔组立现场排查时,发现正在使用的钢丝绳套插接长度不足10厘米,当即叫停了作业。我拿着那根钢丝绳套,结合“十项严查”里“严查危险作业管控”的要求,给班组看了类似现场的事故照片:“这绳子勒着的不是塔材,是你们肩膀上的家”。 那天之后,班组里多了自发的“互检”,上塔前互相扯扯防坠器有没有挂好,起重作业前试试限位器是不是可靠。原来,当“严”里裹着温度,守规矩便成了共识。更多人理解了我们的“严”,主动在作业前互相检查安全装备,这正是安全管理的真正意义。只要思想到位、安全措施到位,再危险的活也能干得稳当。

现场施工最怕“方案是方案,现场是现场”。有次架线作业,施工方案里明确的牵引绳型号到了现场却被换成了其他型号。我牵头立下“铁规矩”:技术、施工、安全三方共同交底、共同巡查、共同验收,每道工序签字留痕。如今,这“三方签字制”成了依照方案施工的“安全锁”,也为后续施工高峰期的多部门协作打下了基础。

再严的安全管理都是“被动防护”,主动守规章、避风险才是最根本的“治安之策”,当“按规范来”成了习惯,“查隐患”成了自觉,安全管理的缰绳便不再是冰冷的约束,而是对家人的承诺、对生命的敬畏。当风险如暗礁般潜伏在作业的航道上,只要这根责任的缰绳随着心跳的节奏,在每个细节处发力,这艘载着万千劳动者的大船,必将乘风破浪,平安抵达胜利的彼岸。(供稿单位审核:杨侃)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