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公司:持续进行“查找身边安全隐患”

发布日期:2025-07-28 信息来源:电网公司 作者:王凯 字号:[ ]

“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这是今年安全生产月的主题,这一主题更加彰显出查找安全隐患、消除安全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的重要性。因此电网公司将持之以恒贯彻“人人都是安全员、月月都是安全月”这一理念,以“查找身边安全隐患”为核心,以“反违章-隐患排查整治竞赛活动”为有力举措,激励每一位员工重视安全、关注安全,及时发现并上报潜在的安全隐患,共同构筑安全防线。

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全员履职担当

“人”既是隐患排查的核心力量,也是隐患治理的执行者,在隐患排查中不可或缺。因此提升“人”的安全思想站位、增强对隐患的认知尤为重要。

在宁夏天都山项目,由于主要管理人员工作调动,来自不同区域项目,因此存在“人”的思想不稳定,安全管理站位偏低,无法适应属地甲方各类安全管理要求。面对各类检查时,始终秉持找茬的观念,未能及时转变思想,切实做好现场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由此现场被连续查处严重违章行为。

电网公司通过“三函两书”形式,向该项目部下发“安全生产警示函”,组织项目部管理人员轮流开展专项培训,深入交流安全管理的经验与有效方法,帮助项目主要管理人员的思想根源进行扭转。同时组织项目部主要人员到附近项目的生产现场进行实地观摩学习,以更直观地了解和借鉴其他项目的优秀安全管理实践。

在上述工作的坚实基础上,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迅速转变思想,强化现场安全管理措施。同时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实际情况,针对组塔施工特点,分解、细化各项安全管理要求,结合安全生产“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管控措施,进一步总结、提炼出杆塔组立现场《安全检查21步法》。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于7月11日,该项目在迎接甲方总部检查时,荣获宁夏建设分公司颁发的“平安现场”荣誉称号。这不仅是项目部整体思想扭转的结果,更是对现场施工安全的最大保障。

防微杜渐筑防线,居安思危守平安

隐患:“隐”表示隐藏、隐蔽,“患”代表祸患、不良状态。由此可见隐患并不是那种可以因为看不见就心存侥幸、认为其不存在的事情。它往往潜藏在表面之下,不易被发现。因此我们不能因为隐患的隐蔽性而忽视其存在的可能性,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防患于未然。

近日电网公司安环处前往运检一工区,开展专项隐患排查工作,就发现工区新找的驻地,二楼走廊临空侧的防护栏杆高度低于1.1米,存在人员坠落风险。对这一隐患在线对工区负责人进行了详细讲解,尤其是隐患排查的方法和关键点,并下达整改通知书,要求运检一工区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改。由于工区驻地为租赁,无法更换走廊临空侧护栏杆,最终采用同材质的不锈钢管,在原基础上增加栏杆高度,不仅保持了美观整洁,并消除了该隐患。

通过此次隐患排查整治,运检一工区深刻认识到隐患排查的重要性,不仅要排查作业现场的隐患,还要重点防范那些所谓“想不到”的“小风险”,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排查到底除隐患,落地生根保安全

开展隐患排查与识别工作,需有敏锐洞察力,关注细微之处,提前防范潜在风险。并重视隐患排查工作的各个环节,不遗漏任何可能诱发事故的迹象。

山西忻州北项目当前处于人工掏挖桩施工阶段,由于地质条件复杂,采用了二氧化碳爆破方式进行开挖。作业之前,项目邀请厂家人员到场进行指导,以确保爆破作业安全。开始实施后,项目部对爆破后的桩孔进行隐患排查时,发现爆破后产生的一氧化碳,因其密度大的特性,在坑内聚集不散的情况。为此在一体化深基坑作业智能机自带的抽送风设备投入使用的基础上,另外又配备一套鼓风机。经过半个小时的通风后,不仅使用一体机自带的气体检测仪进行孔内气体检测,又使用另外采购的气体检测设备进行检测,经两道检测合格后,才安排人员进入作业,确保了二氧化碳爆破作业的安全管控。

结合近期外部事故案例,电网公司也及时组织同类型项目对该类型作业进行总结分析,发现在二氧化碳爆破作业后,土石方缝隙中会残留一氧化碳气体,经通风检测后难以被察觉,进而导致作业人员发生中毒窒息事故。为杜绝此类情况发生,山西忻州北依据包保制+网格化管理要求,作业期间包保责任人全程旁站监护,并为作业人员配备氧气瓶。同时在爆破作业前,对包括周边环境、道路、电力线路等开展隐患排查,并采取孔口软覆盖的形式,有效防止爆破后冲击力下的飞石对周边设施造成破坏。通过隐患排查并将各项安全措施落地执行,是保证忻州项目二氧化碳爆破作业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

以人为本除隐患,央企担当保平安

作为电力建设的中坚力量,电网公司始终将安全置于首位,不但要管好作业现场的安全,更要注意施工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安全隐患。

信阳严湾项目经过前期降方场平后,在原村民耕种的山地上开出了所需的基建用地,同时在场地东侧、北侧形成了最高处达十四米的高边坡,坡顶边沿就是村民种植的蔬菜,项目部在初期日常巡查中,就发现部分村民在临边位置去收获蔬菜,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面对这一潜在的安全隐患,项目部立即启动应急机制,首先清除坡顶浮土,其次在边坡顶部危险区域设置醒目警戒带和隔离设施,阻断村民出现在临边区域,并在关键部位配置了智能监控系统,一旦侦测到人员靠近危险区域,实时语音告警。同时每日安排专人定时巡查,织密防护网络。

正是这份责任感和担当,让他们能够及时察觉并消除隐患,保障了在建工程的安全有序推进,也为周边村民营造了安全的生活环境。这无疑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有力践行。

人的一生都是在隐患、风险、平安交替中前行,通过不断地检查和排查,将身边的隐患逐一找出并加以控制的过程,因此隐患排查永远在路上。(供稿单位审核:杨侃)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