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铁律护航物资管理业务合规
| ||||
| ||||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八项规定如同一股强劲的清风,吹遍祖国大地,深刻改变了党风政风,重塑了政治生态,持续涤荡作风之弊、清除行为之垢,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过程中,我深感作风建设无小事,其关乎党的形象、企业肌体健康与事业成败,也在实践中收获了诸多感悟与体会。 一、 深化认识,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 中央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破题之举,其核心要义在于以“关键少数”的率先垂范,引领“绝大多数”的作风转变,重塑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其本质要求是坚守党的性质宗旨,反对一切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其蕴含的深刻哲理在于: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作风建设必须抓具体、具体抓,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局;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必须同向发力,方能标本兼治。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常起于毫末,一次超规格接待、一份超标报销、一次违规用车,都可能侵蚀纪律堤坝,损害组织威信。必须时刻保持警惕,将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为行为准则,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设备物资采购领域资金密集、廉洁风险高,是工程建设和招投标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的重点对象。我们要坚决摒弃“行业惯例”“潜规则”等错误认识,主动以八项规定精神为“标尺”,严格规范物资招标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评标定标、合同履约等关键环节,确保各项工作在阳光下运行,主动接受监督检查。要破除“与己无关”心态,增强“责任”意识。要清醒认识到自身作风对团队风气的决定性影响,必须带头严格执行规定,自觉接受监督,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将八项规定精神压力层层传导至每一位员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二、 躬身实践,将严规铁律融入业务血脉 学习贯彻的生命力在于实践,我们坚持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度融入设备物资管理业务的全链条、各环节,要牢牢扎紧“制度笼子”,以刚性约束保障业务健康运行,用清风正气护航企业发展。 要规范采购流程,严防“暗箱操作”。 严格执行集团及公司采购管理制度,全面推行采购招标数智化平台应用,确保采购信息全过程公开透明和依法合规、高效协同、降本增效。严查围标串标、利益输送等行为。要严控成本费用,力戒“铺张浪费”。 对设备物资仓储、运输、维护等环节实行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行集中采购、框架协议采购,降低采购成本和物流损耗。严格执行差旅、会议、业务接待等费用标准,坚决杜绝超预算、超范围支出。要强化过程监督,堵塞“跑冒滴漏”。 建立设备物资从计划、采购、验收、入库、领用到回收的全生命周期跟踪管理系统,关键节点责任到人,定期开展库存盘点和效能审计,严防积压浪费和资产流失。要厉行勤俭节约,涵养“清风正气”。 严格管控办公经费,推行无纸化办公,减少非必要支出,合理安排行程和食宿,坚决不搞迎来送往、超标准接待。将廉洁从业要求纳入员工绩效考核和评优评先体系,树立“专业为本、廉洁立身”的价值导向,使清风正气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久久为功,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以钉钉子精神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引向深入。 在理论武装上持续深化,将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常态化内容,纳入党支部学习、部门例会、员工培训体系,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员工深刻感悟党的优良作风传统,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制度建设上持续完善,动态检视、修订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及时制定配套监管措施,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确保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在监督检查上持续发力,综合运用巡视巡察、内部审计、联合巡查等多种监督方式,紧盯“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敏感环节,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对顶风违纪行为,坚决“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形成有力震慑。 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滴水穿石,一滴不可弃滞。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我们砥砺作风、净化生态、推动发展的锐利武器和宝贵财富。党员干部应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持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更加务实的工作作风、更加清廉的政治本色,奋力谱写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供稿单位审核:巴芳)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