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之上,成长之路——电网“蜘蛛侠”守护电网“生命线”
| ||||
| ||||
当橡胶鞋底与架空钢芯铝绞线相触,迸溅出细碎的金芒,我悬浮于承德至滦县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秦皇岛段)的云阙之间。八月的罡风裹挟着清晨山间的雾水掠过安全帽,脚下的银线承托着我的重量,如琴弦般轻颤,丈量出我职业生涯新的海拔刻度。今日,我已走过第 37 个间隔棒 —— 这连接承德至唐山的绿色输电 “空中枢纽”。手中护管与导线的摩挲声在空中回荡,却震不散我心底层层叠叠的成长年轮。 初入云端战场,千米银线宛如天神遗落的琴弦,将我的怯懦无限放大。安全带勒进锁骨的灼痛,浸透冷汗的工作服,还有迈出第一步时剧烈摇晃的银色导线,都化作狰狞的梦魇。我似骤雨里飘零的残叶,在眩晕中与高耸的钢铁巨兽对峙。犹记首次登塔,双腿仿若灌铅,每上升一米都要与内心恐惧殊死搏斗。当终于站在塔头,俯瞰脚下的山尖,强烈的眩晕感几乎将我击垮,长时间用力握住脚钉的双手止不住地颤抖。 岁月赠予勇气,磨砺锻造从容。每当晨光刺破云层,我总会想起初登杆塔时掌心沁出的冷汗,那些被安全带勒出的血痕早已化作勋章。如今的我已能踏着银线翩跹起舞,安全带卡扣的 “咔嗒” 声成了最动听的节拍器。寒来暑往的无数次攀爬,让指尖形成了独特的触觉记忆 —— 掠过导线的 0.3 秒,便能通过细微的凸起感知其表面是否光滑;靴底纹路早已与导线震颤频率达成默契,如同古琴弦上的指法,精准捕捉每一次风的呼吸。春秋更迭间,我学会了与高空的对话;清晨薄雾中,导线震颤的嗡鸣是银蛇飞舞的伴舞曲;正午烈日下,绝缘子折射的光斑成为校准方位的坐标;就连暮色里风拂绝缘子串的低吟,都成了调整重心的天然律动。曾经离地三米便战栗的躯体,如今在千米高空踏出守护光明的铿锵舞步,让万家灯火的温暖,随着电流的奔涌在大地蔓延。 成长的印记深深刻在工具包的每个角落。犹记第一次独立验收,我在铁塔上三上三下,只为校准防震锤的完美角度;如今仅凭指尖摩挲导线纹路、凝视其银亮色泽,便能洞悉它的健康密码。每一次验收都是与自我的对话,每一次操作都是对万家灯火的庄严承诺。我们以血肉之躯筑起守护电力 “生命线” 的钢铁长城,那些被紫外线晒得褪色的检修记录本,密密麻麻标注着每条线路的 “病历”。 电网人是穿梭城乡的光明使者,传承着代代相传的匠心密码。老班长“导线会说话”的谆谆教诲犹在耳畔,教会我们聆听导线的每一声呢喃。工具包侧袋里那枚带着体温的巧克力,是前辈留下的温暖传承。高空的罡风裹挟着历代电网人的汗水与热血,见证着我们以责任为笔、担当为墨,在九霄之上书写永不褪色的成长史诗。暮色渐浓,城市的灯火次第绽放,我知道,这璀璨星河的源头,正是脚下这条承载着责任与使命的银线。那些在云端度过的日日夜夜,那些与狂风暴雨搏斗的瞬间,终将汇聚成照亮万家的璀璨光芒。每一道亮起的灯光,都是对我们坚守最好的褒奖,而我们,也将继续在这高空之上,将电网事业和电网精神传承下去。(供稿单位审核:杨侃)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