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早市

发布日期:2025-09-28 信息来源:营销中心 作者:董红艳 字号:[ ]

天刚蒙亮,层叠的灰雾还没散尽,电厂路的早市已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醒了。秋雨下得格外从容,不紧不慢地落在路人的伞面,敲出 “哒哒” 的轻响;又顺着摊位临时搭起的雨棚边缘滑下,溅在地面的积水上,绽开一圈圈细碎的水花。风裹着冷冽的雨气往衣领里钻,可早市的热乎劲儿偏要往外冒 —— 从雨棚缝隙里漏出的油条香、刚择好的青菜鲜气,早把这湿冷烘得软了半截。

最早冒热气的是街口的油条摊。灶台上的油锅“滋滋”地滚着,金黄的油条在油里翻个身,就胀得蓬松酥脆,油花时不时溅起,女摊主握着长筷子麻利地拨弄,额前的碎发沾着雨珠,她也顾不上捋,只盯着油锅里的火候。老食客们撑着伞站在雨棚下,嗓门裹着雨气却依旧清亮:“来四根油条,再弄两个糖糕,带走!” 卖家手不停歇,取袋、夹油条、裹糖糕、绑扎收口,一气呵成,递过去时还不忘叮嘱:“小心烫着手,慢点儿走!”

往早市深处走,菜摊的三轮车连成了一串,青的绿的红的,在雨雾里透着鲜活。白菜摊前,水灵的白菜码成小山似的,每片菜叶边缘还沾着新鲜的雨珠,摊主手里攥着块洗得发白的旧毛巾,见有人过来,就顺手擦去菜叶上的积水,怕沾湿了顾客的手。“白菜咋卖?” 有人把电动车停在摊边,身上的雨披还在滴着水,裤脚已溅上了泥点。老板慢悠悠地应:“一块五,自家后园种的,没打药。” 说着就抱起一棵,指着根部的泥土:“你瞧这根儿,还带着潮气呢,一早刚拔的菜,新鲜得很,这天炖豆腐粉条最香了。”

旁边的红萝卜摊紧挨着,沾着新鲜湿泥的红萝卜小山似的堆在车斗里,表皮泛着水润的光泽。卖家特意在车棚斑驳的柱子上挂了一串带缨的萝卜,翠绿缨子衬着玛瑙般的红皮,在灰蒙蒙的雨幕里亮得扎眼,像一簇跳动的小火苗。塑料袋裹住萝卜时发出细密的 “沙沙” 声,混着雨点击打棚顶的节奏,雨水顺着筐沿连成晶莹的珠帘,坠入积水潭,溅起一圈圈珍珠似的小涟漪。“这萝卜甜着呢,昨儿刚从地里刨出来!” 他笑着露出豁了颗门牙的嘴,往袋子里又塞了两根粗壮的萝卜,“生吃脆爽,腌咸菜更是一绝,多给你装俩,凑个整!保准比超市里的水灵!”

再往前挪两步,路中间的卖鱼摊就冒了出来。几个泡沫箱并排摆着,箱里的鲫鱼、鲤鱼在水里活蹦乱跳,尾鳍拍着箱壁溅起小水花,鲜气混着雨味飘得老远。穿藏青色雨披的大叔蹲下来,抬手撩开雨披领口,指尖轻轻戳了戳鱼鳃,声音裹着湿意问:“师傅,鲫鱼多少钱一斤?” 卖鱼的大哥闻言直起腰,裤脚沾着不少泥点,却笑得实在:“十二,刚从河里打上来的,你看这鳞,亮得能照见人。” 说着就用网兜捞起条巴掌大的鱼晃了晃,水珠顺着网兜往下滴,落在他的胶鞋上:“炖汤最鲜,大小正好,一家人喝刚好。” 旁边穿碎花雨披的阿姨也凑过来,指着箱角的小鱼:“这个咋卖?炸着吃可香了。” 大哥麻利地用塑料袋兜起一把,“算你八块,多给你装两条,够吃一顿!” 塑料袋扑腾作响,鲜气裹着雨气,又添了几分热闹。

雨势慢慢小了,天边透出点微光,快到 8 点时,早市渐渐散了。卖鱼的大哥弯腰把剩下的鱼倒进塑料桶,胶鞋踩在积水里 “咯吱咯吱” 响,桶沿滴下的水珠砸在地面,又溅起细小的水花;卖白菜的收起雨棚,塑料布折叠时 “哗啦” 响,他把没卖完的菜拢了拢,仔细装进筐里,还盖了层布防淋;卖红萝卜的把空筐摞得整整齐齐,用塑料布盖严实,怕残留的雨水打湿筐子,影响下次用。

清扫的阿姨拿着扫帚走过来,扫帚划过湿漉漉的路面,把零碎的菜叶、皱巴巴的塑料包装扫成一小堆,雨水混着这些杂物,扫起来 “哗啦” 响。有人提着装满菜的布兜子往回走,兜子里的白菜、红萝卜偶尔撞在一起,发出闷闷的声响,伞上的水滴落在地上,晕开小小的湿痕。身后的早市,伴着渐渐稀疏的人影,慢慢沉进了深秋的雨雾里。

电厂路的早市实在没什么特别的 —— 没有遮雨的精致棚顶,没有昂贵稀有的食材,连摊位都是临时搭起的。可就是这雨里漫出来的烟火气:油条刚出锅的酥香、活鱼蹦跳的鲜气、白菜萝卜带着泥土的清甜味,还有摊主递东西时暖乎乎的笑、食客随口的一句 “慢走”,把深秋骨子里的湿冷都揉碎了,变成了揣在怀里的、最踏实的温暖。(供稿单位审核:张艳飞)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