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应急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 ||||
| ||||
9月5日,蒙东赤峰楼子店项目严格落实公司内蒙古区域 “雷霆行动” 安全专项检查要求,经精心组织与周密部署,成功开展了综合楼屋面施工钢丝绳临边防护专项载荷试验及高处坠落应急救援综合演练,项目管理团队、施工班组及监理单位共同参与观摩学习。 电力行业作为国家能源建设核心领域,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安全既是保障员工生命健康的基本要求,更是电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此次活动中,演练环节精准模拟施工人员屋面作业失足的紧急场景,通过 1:1 还原真实作业环境,让所有参与者切实感知高处作业潜在风险;防护设施检测环节,技术人员严格依据《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2-2013标准,采用25公斤标准沙袋分四级加载(25公斤、50公斤、75公斤至100公斤),每级荷载均对钢丝绳、立柱等临边防护措施进行外观变形检查,整套流程严谨规范,充分验证了安全防护设施的结构可靠性。 应急救援演练实战环节,随着现场总指挥指令下达,抢险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警戒组、技术保障组等6个专项小组迅速响应。从事故报警、现场警戒,到伤员转运、医疗急救,各环节衔接顺畅、配合默契,全程仅用时18分钟,充分展现项目团队过硬的应急处置能力。项目团队清醒认识到,演练虽成效显著,但实际事故环境更复杂、心理压力更大,唯有通过常态化、实战化训练,让应急处置成为下意识反应,才能真正做到临危不乱。此次演练既是对项目 “高处坠落” 事故防范处理体系的全面 “体检”,更是锤炼员工安全作风、凝聚安全共识的生动课堂。 为确保钢丝绳临边防护系统效能,项目技术员从材料力学性能、结构设计规范、现场安装工艺等维度科学评估,重点考量钢丝绳破断拉力、材质均匀性、绳卡连接方式,以及锚固点综合楼天沟钢板硬度、混凝土强度、转角防护措施、极端天气影响等关键因素,杜绝因环节疏忽导致防护失效;项目安全员通过分级加载、实时监测、数据记录的标准化流程,全面检验钢丝绳不同受力状态下的牢固程度与极限承受能力。后续,项目将整理形成《钢丝绳临边防护施工工法》在全公司推广,若发现安全隐患则立即组织技术攻关,从材料选型、节点构造、安装工艺等方面系统性改进。 此次采用的钢丝绳临边防护系统,是项目安全管理的创新实践。相较于传统硬质防护,其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兼具强通透性,能让施工人员清晰观察临边环境,避免视野受阻引发二次风险;更关键的是,该系统创新解决临边作业安全带无可靠挂点的行业难题,通过标准化锚固设计提供坚固稳定的安全绳连接点,有效降低高处坠落风险。这种“防护 + 作业”一体化的创新方案,既提升施工安全性,又优化作业效率,成功经验值得在同类项目推广。 测试结果显示,钢丝绳临边防护及安全带挂点可成功承受100公斤高处坠落冲击,安全可靠。通过此次集载荷试验、应急演练、专项检查于一体的综合性安全活动,项目团队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与长期性、复杂性。后续工作中,项目将始终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持续优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提升全员应急处置实战水平,为打造本质安全型电网工程筑牢保障,为公司安全生产目标实现贡献楼子店力量。(供稿单位审核:杨侃) | ||||
【打印】 【关闭】 |
浏览次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