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开展股权管理提升行动

发布日期:2025-03-31 信息来源:国企改革 作者:董事会办公室 字号:[ ]

近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召开会议,部署推进股权管理提升行动,传达学习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产权管理工作会议精神和《国有企业参股管理暂行办法》,启动股权管理提升行动。立足股权投资规模大、数量多、管控难等实际情况,计划利用两年左右时间补短板、强弱项、破难点、提质效,着力突破瓶颈制约,把管资本和管企业高效统一起来,牢固树立全过程、全要素股权管理理念,依法依规管理,坚决守住底线,在落实国资监管要求上当好标杆。

一是进一步优化管理机制,提升统筹组织能力。坚持上下贯通、一体协同,充分发挥握指成拳、各展所长的集团化管控优势,推动股权管理高效运行。落实股权管理全链条监管要求,修订股权管理办法,加强投管退工作衔接。推进企业层面股权管理全环节贯通,开展股权管理工作自评,切实把机构设置、制度承接、股权流转处置、投后管理责任、重大事项管理规则、派出人员履职等任务落实到位。促进股权管理全专业协同联动,研究制定参股管理重点管控事项清单,细化明确投资管理、财务监管、法律合规、审计监督、党建工作、安全生产、董监高选(委)派及考核等专业协同部门分工。 

二是进一步严控关键环节,提升监督管理能力。坚持依法合规、市场运作,将产权管理贯穿股权投管退全过程,最大限度发挥促规范、防流失的枢纽性作用。提高国有产权登记工作质量,发挥产权登记身份证作用,将办理产权登记作为开办资金账户、开通管理系统等事项的前置条件,持续提高产权登记完整率、准确率和及时率。增强国有资产评估备案意识,发挥资产评估门槛作用,规范遴选评估机构,支持评估机构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应评尽评、应备尽备,把好把牢产权流转、资源配置的价值关口。规范有序推进股权交易流转,发挥股权交易流转公平秤作用,严格执行国资监管规定,加强重大项目过程指导,确保股权交易流转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验。

三是进一步抓好投资实施,提升源头把控能力。坚持投管并重、事前规范,把握投资方向,强化组织运行,打造高水平董监高人员队伍,推动投资更精准、管理更精细。确保股权投资精准审慎,坚持聚焦主责主业或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明确股权投后管理主体,认真开展资产评估和尽职调查,做好融资、投资、管理、退出全过程研究论证。严格章程协议制定审查,落实股东协议起草指引要求,依法合规合理约定各方股东权利义务,确保股东权利与持股比例正向匹配,防范新增控股不控权情形。选优配齐参股企业董监高人员,坚持政治标准,突出专业素养,向参股企业选(委)派具有高度责任心、丰富履职经验的人员,做到“应派尽派、应换尽换”。

四是进一步强化动态管理,提升业务支撑能力。坚持长期主义、注重实效,充分发挥信息化驱动作用、派出人员桥梁纽带作用,推动股权投资单位健康发展、在管可控。强化股权管理信息监测,依托中国石化股权管理系统,实时跟踪股权投资动态,消除股权管理信息共享瓶颈。加强重要信息数据分析,及时预警处置异常情形。加强派出人员履职能力建设,知责明责、知责尽责,在参股企业重大事项决策环节充分落实管控要求,维护好出资人权益。完善参股企业公司治理,结合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对照新公司法规定,推动参股企业建立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决策机制更加透明。加强股权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坚持国有资本进入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

五是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提升综合治理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紧盯痛点、破解难点,用好参股动态评价,加强低效无效股权识别和清理。推动参股评价结果应用取得更大实效,把握“提质量、增效益、防风险、促流转”工作导向,合理运用强化管理、增持、减持或退出等方式加强参股价值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推动低效无效参股清退取得更大实效,牢记投资初心,主动做减法,坚决退出“小、散、乱”等回报低、管控难的参股企业。推动股权投资风险防控取得更大实效,常态化开展梳理排查,严格落实“内审外查”发现问题和风险隐患整改要求,及时纠偏整改,消化存量、遏制增量,坚决杜绝挂靠经营、控股不控权、参股不参管等现象反弹反复。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